永遠記得看完《神隱少女》之後,我久久無法平復悸動的心。


對於宮崎駿的認識,一開始是來自於《龍貓》
那是台灣經濟起飛,全國中小企業蓬勃發展的年代‧
我的母親也將她的青春奉獻給工業區裡的加工廠,每天從早上8點工作到晚上8點甚至10點‧
而我與姊姊則是到親戚家吃飯,寫功課,等媽媽下班來接我們‧
那時候我很期待有一部龍貓公車,可以馬上載我飛奔去找正在加班的媽媽‧
這就是給孩子們一點希望與幻想的宮崎駿‧

 

ap_F23_20090209061010753.jpg

對宮崎爺爺的崇拜,在看完《神隱少女》之後,達到最頂峰‧
千尋與白龍一起沉浸在河中,那是我那時那刻感受到的最幸福‧

而我也幾乎要認為動畫(或說宮崎駿的動畫)再也不會超過這巔峰之作了。


不過我忘記宮崎爺爺永遠都會給孩子們新的驚喜‧

 

從絢爛華麗中反璞歸真

 

年近七十的宮崎駿說過《波妞》有可能是他生命中最後一部執導的電影若真如此,我想這也會是他創作

生涯最完美的句點。

 

拋開電腦CG技術,以手繪的方式重新建立視覺感受;後扣除成人過去未來式的愛情,單純的一見鍾情再見定情,《厓上的波妞》不管是形式或內容,都無法跟《神隱少女》《霍爾的移動城堡》相比,但是她也成了導演口中「五歲的孩子都看得懂的電影。」

 

我相信在製作電影的過程中,導演是很痛苦的‧
要把逼真、炫麗、燦爛都一一拋棄,甚至他最愛反覆談論的的人性、環境、生命也一一刪除‧
要把技術拋開並不簡單,因為數位可以更快的做出更好的東西;但是要抗拒幾乎可以說是老人家的本能--說教---更需超凡的決心。
最後,爺爺做到了。
聽說在威尼斯影展的首映會上全場都站起來鼓掌!
(本片入選第65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競賽名單,獲得數位未來電影影展特別獎與Mimmo Rotella基金獎) 。

ap_F23_20090209061009135.jpg













一座城市陷落了

為了成全波妞五歲的愛情,海嘯來了,海水淹沒整個村落,把波妞送到最高處的宗介家。這天真無邪卻又充滿破壞的力量,猶如談了一場傾城之戀,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裏,誰知道什麽是因,什麽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著,跟著是驚天動地的大改革......流蘇並不覺得她在歷史上的地位有什麽微妙之點。她只是笑盈盈地站起身來,將蚊煙香盤踢到桌子底下去。


當然,五歲的孩子無法判斷陷落一座城來成全一段愛情,值不值得,而那被大水淹沒的城鎮竟然嗅不出一絲哀傷的氣息,好像反而更有活力了呢!
五歲的孩子需要童話,但他們會相信神話嗎?
所以透過母親(女神)的救贖,波妞變成了人類,人們也開心的恢復日常生活。

 

只為了成全父親的愛

如同手繪圖畫缺乏立體感的2D平面圖,宮崎駿將所有的人性扁平化之後,把他理想中的小男孩以及他最愛的小女孩湊成一對,《厓上的波妞》成了悔恨老父版的「人魚公主」。



有人說這是宮崎駿是透過這部影片來修補與兒子宮崎吾郎之間的關係(動畫《地海戰紀》的導演)。

從父親的角色設定來看,的確是這樣。
宗介的父親是個忙於工作的爸爸,只有在船經過住家附近的時候,才能透過燈光打出的摩斯密碼跟太太兒子對話。
波妞的爸爸則是一位住在海底的魔法師,他以保護之名限制波妞的行動,甚至考慮用激烈的手段來阻止孩子的戀情。
這兩個無情又霸道的父親,似乎是宮崎駿對自己的反省與頗白。


「爸爸是一百分的導演,零分的爸爸」這是宮崎吾郎07年來台宣傳《地海戰紀》時受訪所說的話。宮崎吾郎沒有說出他理想中的爸爸是什麼樣子,但他的爸爸卻在《波妞》中描繪出他理想中的兒子,乖巧、勇敢、負責任,(女孩子則沒關係,老爹一如以往的偏心,女生再任性再野蠻都還是可愛的),結果這個沒有父母在身邊依然可以獨當一面的小孩(他才五歲耶!)最終又變成爸爸對兒子的(嚴厲)期許。

ap_F23_20090209061007198.jpg

有趣的是,宮崎吾郎在《地海戰紀》安排王子手刃父親,宮崎駿在《波妞》(擅自)安排五歲兒子的終身幸福,這是透過「創作來療傷」還是透過「創作來滿足幻想」呢!期待他們的下一部作品。


(本文原發表於舊部落格 修改後搬家到這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冰麒麟似不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