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私人覺得台灣有兩個英翻中的名詞翻得非常之好,讓英文頗不佳的我也能感受原文的精神,一個是"HIPPIES" (嬉皮),另一個就是"The Beatles"(披頭四),很可愛的翻譯‧


截至11月1日,李安導演的電影《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於台北市的票房尚未突破千萬‧是李安不再有魅力了嗎?
我想台灣大眾(包含我)與大眾文化對嬉皮的陌生與對搖滾樂的冷感,使得這部電影無法在導演的家鄉獲得一如以往的支持‧

wood.1.jpg
 


胡士托音樂節(Woodstock Music and Art Fair)於1969年舉辦;前一年五月,法國68學運的抗議風潮,從巴黎郊外的南鐵大學(Nanterre)蔓延拉丁區;日本學生運動「全共鬥時期」((ぜんきょうとう))也起於同年‧

wood.3jpg.jpg







彼時台灣是為國民政府遷台20年,而台灣的歷史大事則是美國第七艦隊縮小台灣海峽巡邏規模;以及柏楊因大力水手漫畫被捕,並依匪諜罪嫌判處12年有期徒刑‧


我的意思不是你看看人家美國 / 法國 / 日本多有反叛精神,在世界的潮流具有領先的國家性格‧
 事實上,胡士托音樂節雖然是標榜著"愛與和平"(LOVE and PEACE)的嬉皮式反戰活動之一,但是從許多資料來看,依然這場音樂盛會依然不可避免了蒙上了商業/暴力/體制力量(靠軍方直升機載歌手進去)的陰影‧


只是,台灣有沒有過"相信什麼都有可能"的年代?
我記不起來,畢竟我們曾經失去的實在太多了~
而未來我們又擁有什麼?

wood.2.jpg







70年代的「野百合學運」以及民歌的傳唱,其實呼應 / 反思了69年左右西方社會哲學思潮‧

但90年代的各類音樂祭(春吶/貢寮/福隆)以及「野草莓學運」,又呼應了什麼樣的思潮呢?


*************************************************

由於關於西方69年的搖滾,我只認識"The Beatles" "The who""The Door"(說起來 我那張同名專輯跑到哪裡去了?),所以在看《胡士托風波》的時候,我有點無法融入電影裡面的情境‧

當然,男主角狄米崔馬丁(Demetri Martin)與飾演父母的亨利古德曼(Henry Goodman)、伊美黛史道頓(Imelda Staunton)都很出色,尤其是母親暴躁、自私、貪心的性格,讓這家子的互動,比起讓人聯想的舊作《喜宴》,顯得更有張力‧

描寫親情與父子之間心照不宣的關係,李安已經駕輕就熟,不知道這是不是他說"很愉快的拍完這部電影"的原因‧


wood.4.jpg

不過男主角艾略特(Elliot Tiber)的 (性)覺醒與對父母放手的過程,我並沒有感受到很強的轉變過程,(看了書才知道,其實他在紐約早就覺醒了,還3P咧!)‧我覺得如果電影裡紐約的篇幅可以多一點,讓觀眾可以比較男主角在兩地之間往返的落差,我也許會更感動吧!


後記:你們不覺得飾演音樂節主辦人的強納森葛洛夫(Jonathan Groff),在電影裡的造型很像達文西的作品「施洗者聖約翰」嗎?

 

 
 
 

 

wood.lany.jpg
wood john.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冰麒麟似不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