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如影片主角黃家正在11歲時受訪講的話「人生有1/3是生命,1/3是音樂,1/3是錢」,至於老爸、老媽、哥哥、妹妹、朋友則是在那生命的1/3再各憑本事佔據角落。



關於古典音樂
關於古典音樂的印象,最初來自於國小音樂教室裡面,牆壁上貝多芬那瘋狂又憤怒的表情,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那是恐懼多過於好奇的沈重負擔,而音樂教室也成了生物教室之外,另一個讓學生望之卻步的校園禁地。

 

不過在長達12年的國民教育中,老師們總是孜孜不倦的提起貝多芬失聰之後,如何繼續努力作曲,貝多芬的殘而不廢以及蔣公看著魚兒逆水上游等等的勵志故事就這樣糾纏了我們12年。

但是貝多芬失聰之後,怎麼作曲?除了電視肥皂劇用到爛的命運交響曲,他還留下哪些音樂?

一直是個未知的謎團!

 

《音樂人生》導紀錄黃家正的11歲以及17歲,片長約莫90分鐘。90分鐘裡面,影片塞滿的各種奏鳴曲(Sonata)、協奏曲(Concerto)、五重奏曲(Quintet),搭配黃家正或交談或訪問或喃喃自語等接近神經質的談話(Talking),交織成一首年輕生命的交響樂。

 

如果說音樂是一門藝術(而且是一門古典藝術),他所追求的就是「美」。然而「美」該如何定義?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家正的老師在比賽前帶著同學們禱告;同學們因為贏得比賽而高聲歡呼;(哥哥轉述)父親怒罵家正以前贏過誰誰誰,現在卻不如那個誰誰誰;有人跑來問他「現在考到第幾級?」...結果沒有人在追求美,他們透過音樂所冀望的是另外的東西。

 

家正擔任指揮帶領同學參加比賽,故意選了一首超時的曲子(應該是舒曼的作品),他說「...我選此曲是因爲我們會獲益良多,並非要在比賽中勝出,爲音樂而音樂,而非爲比賽。我要教育香港弦樂界,何謂室內樂!」

 

我不會說黃家正就是代表古典音樂之美,但是從他這段話以及聆聽比賽時的演出(導演故意使用黑畫面),我的確聽見古典音樂的美。




關於天才
莫札特與貝多芬都曾經被稱讚為神童。

莫札特小時候就被愛慕虛榮的父親逼著到處演奏,大家都稱他為神童。長大後人們不再對他的天份感到好奇與驚訝,他本身也不願意接受貴族的供養,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最終他一貧如洗與乞丐一起葬在公墓。

貝多芬從小被被爸爸期許為莫札特第二,施以嚴厲的管教,受虐的童年加上28歲的即失聰的打擊,讓他一度想要自我了斷。

 

『天才』,他們的不快樂似乎都來自於這兩字,但是他們留下無數感動世人的音樂作品,豈只只是因為這兩個字。

黃家正11歲就被安排到捷克去演出、錄音,人們稱他為天才。然而這個天才在17歲的時候說『...但演奏家這個詞籠統,每月一兩場還是十場,頻繁出國演出又意義何在?都不是爲音樂而去演奏,我的終極目標是做一個人,有良知,有人性。』

 

黃家正在影片中不斷地反覆強調,他想當一個human being(人),這些對話又可以對照回到11歲的時候他問『最早那天,為何會有人?...人,遲早會死,反正如此,不如自殺。」

 

黃家正(當然)不喜歡人們稱他為天才。但是,看電影的時候我在想,他是因為有這細緻的情感而在音樂上獲得成就?還是因為音樂而養成這敏感的性格?

 


關於完美
11歲的黃家正已經懂得追求完美,在捷克與成人樂團一起錄音,他說「我彈那麼多個音都不慢,他們慢就沒有道理!我覺得這個地方的貝多芬就是要快。」

17歲的他還是在追求完美,但是他不再只是針對音樂技巧上,他不斷地問(對自己或是對鏡頭)「音樂是為了榮耀神,世界就這麼簡單嗎?」

 

當然,人不可能完美。事實上黃家正彼時因為拒絕考級、拒絕比賽、拒絕上課,跟父親的關係極為不睦;甚至哥哥也抱怨他過於自大;同儕怕他,覺得他不懂做人...而這些我相信他自己都知道。

一如他在鏡頭前面所呈現在的,對待朋友、家人都一貫的嚴厲且冷淡,我想這些人真的只佔他生命中1/3的其中一小部份。

 

他說『...我自己不好,完美就是撥弦在同一秒,音準在同一點,這可能嗎?』

因為完美不存在,所以11歲的黃家正問『爸爸,我的手為什麼會彈琴?人活著是為了什麼?』,然後他突然收起調皮的笑臉,哭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冰麒麟似不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