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不象的推理小說之路還走得很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小時候看「福爾摩斯」系列或是「亞森羅蘋」系列印象太深刻,所以基本上似不象比較能接受的是"本格推理派"的故事─也就是以犯案現場的線索來破解犯人的各種手法,並以此找出"兇手就是你"(~燈愣燈愣燈愣燈愣~請搭配《柯南》的背景音樂)。但就我所知,目前推理小說的市場多以變格派、社會派為主流,所以我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只是今年不知道哪根神經沒絞緊,先是用Kindle看了幾篇松本清張的故事,又跟朋友借了書,漸漸的好像開始對推理小說讀出那麼一點趣味來了,接著我就把眼光瞄到雷蒙.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身上,似乎正式宣布我的推理道路開挖!

雷蒙.錢德勒或譯瑞蒙.錢德勒的書在台灣並不好找,目前市面上除了時報出版社的《大眠》(The Big Sleep)以及《再見,吾愛》(Farewell,My Lovely)還有庫存外,其他的單行本─尤其是臉譜出版社在1998年出的系列書籍─都已經絕版了。雖說《大眠》與《再見,吾愛》是他的第一以及第二本偵探菲力普•馬羅(Philip Marlowe)的長篇故事,而且這兩本書在坊間的評價也在前三名之列,所以依照順序先看這兩本故事,說起來是挺合情理。不過問題就錢德勒的七大長篇,排名第一的《漫長的告別》(The Long Goodbye)是扎扎實實買不到,這對看了《大眠》與《再見,吾愛》的讀者來說是一種何等的折磨啊!就跟運動比賽名次公布了第三名與第二名之後電視突然斷訊一樣,有一種人生被馬賽克的不快感。

漫長的告別-6.jpg   

都說絕版的書籍就跟錯過的對象一樣,是任憑你如何輾轉反側也求之不得。似不象雖然不死心的一直在各大購書網站不斷蒐尋這本書,有空就Key入關鍵字碰碰運氣,但每頁搜尋結果就如一封封分手信般刺傷著我!有一天很幸運的,在「讀冊」 網站終於買到二手的《漫長的告別》(1998,臉譜),似不象要在這邊淚謝「讀冊」以及書籍原本的持有人陳先生(鞠躬)。

先入為主不知道算不算是人的天性,但我承認我本來就是一頭盲從象,似不象看了《漫長的告別》之後,是真的徹徹底底的愛上了馬羅以及他的創作者錢德勒先生,但我也不確定是不是因為大家(大家是誰?)都說好看我才跟著感動,還是真心的喜歡這本小說。在這邊評論馬羅或者錢德勒有點不好意思,畢竟我也才看過三本書,但我覺得「漫」一書中馬羅所表達出的感情比另外兩本外顯且濃郁,錢德勒對時代的感受與批判也更為犀利。

goodbye-A.JPG  

是說上周意外發現今年日本NHK電視台竟然將這本《漫長的告別》改編成五集的電視劇在「週六劇場」播出,然後男主角竟然是資深男神淺野忠信以及最近很吸引我眼球的綾野剛(他嘴巴翹翹的好萌),這卡斯很陣容堅強阿!!,就連不愛看電視劇的似不象我,當下就決定不惜熬夜也要拼完。話是這樣說沒錯,不過在看劇之前,我個人並沒有抱持多大的期待,畢竟已經看過過原著,基本上一定會受到某些既定印象的限制,而且每次改編跟原著比較,十之八九都是原著勝出。結果這一次似不象沒料到(我想不到的事情還真多),世界上竟然有這麼神的編劇,能把這麼神的原著改編成這麼神的影集(還是我電視劇真的看太少太孤陋寡聞以致於太大驚小怪?)。日劇版《漫長的告別》應該可以(至少在我的生命裡)列為電視戲劇的經典之作。

漫長的告別-1.jpg 
(是在帥什麼啦)

(我的鋪陳也太長了吧?下有劇透。)

本劇把時空背景設定在60年代初期,二戰結束之後,日本努力從戰敗的頹廢中復甦,她透過工業化達成國家復興,在美國協助下,經濟運作與硬體設備開始迎頭直追其他先進國家的腳步,她也跟世界其他國家一樣,奮力追求都市化、國際化、經濟發展。而看電影、讀報紙、上流社會的PARTY、素人參選政治…等等的活動在東京也日漸活絡。淺野忠信飾演的偵探在戲中名字為增澤磐二,一個大雨夜,一場PARTY之後,增澤偶遇了一位被美豔太太丟垃圾般拋出車外的卑微男子原田保(綾野剛),淺野忠信將綾野剛撿回家,煮了杯熱咖啡給他喝,兩個男人的友情就這樣在微妙的光線下展開了…爾後綾野剛被控殺妻罪名,淺野忠信協助清白的綾野剛偷渡去台灣,獨留在東京跟黑白兩道對抗只為幫朋友洗刷殺妻罪名,誰知過幾天就傳來綾野剛在台灣畏罪自殺的消息。本來事情到這邊就該告一段落,淺野忠信雖是個偵探,但他不是有心要偵查這懸疑事件背後的真相,他只是全心相信他的朋友,但真相卻有意主動向他挑釁,在探案的過程中,他見識到上流人士的腐臭與日本逐漸傾斜的社會天平…

漫長的告別-3.jpg  
為什麼似不象會說日劇版是個神編劇呢?因為這編劇把故事設在1964年東京首次舉辦奧運會的前幾年,而原著小說是在1953年出版─"就算在最小的城鎮、最偏遠的地域,美國都穿著一套非常繁榮的、中產階級的衣飾……人們並沒有變得富裕,但能維持生計的人從未有如此之多"─這是50年代的美國,我想也是60年代的日本,都是一樣的景況─人們開始追求更好的生活(不是更飽的生活)─,而從這個心態出發去描繪劇中的人事物,情緒與邏輯似乎就可以自然的一一串起。

漫長的告別-2.jpg  

但既然是改編,除了年代設定,當然還會有其他的人物或情節會做程度不一的更動。其中更動幅度最大的就是劇中出場一次就領便當的綾野剛的太太原田志津香(太田莉菜)的老爸原田平藏 (柄本明)。在原著中,超級富豪老爹雖然對女兒的死無動於衷,但他的冷血是因為他站在比較高的角度去看人情世事,他對偵探馬羅說「錢有個古怪的特性,大量的錢好像自有其生命,甚至自有其良心。錢的力量變得很難掌控。我們的廚房是全世界最白的,我們的浴室是全世界最亮的。但一般美國主婦在迷人的白廚房裡,煮不出一頓可吃的飯菜,亮亮的浴室大抵用來放除臭劑、通便劑、安眠藥和所謂的化妝品業的產品。馬羅先生,我們的產品包裝舉世無雙,但裡面包的大抵是垃圾...」這位有錢人知道錢的骯髒,也知道中產階級代表的假象。雖然錢德勒沒有天真到把他描述成一個慈善大富豪,他透過的警察老友說「天下沒有乾淨的法子賺一億元。也許首腦自覺兩手乾淨,可是賺錢的過程中總有人被推去撞牆,正派小企業被人斬斷根基,只得低價轉讓…只要打敗損害有錢人利益的法規,就可賺取10萬酬勞。大錢等於大權,而大權被濫用了…」 但總體上,原著裡的富貴老爺,並沒有染指太多不堪的事情。

漫長的告別-4.jpg  

我猜想日劇的編劇可能覺得上面這樣的演繹方式太過文字描述又不夠戲劇化(容易淪為說教),所以他把富豪老爹從神祕高塔拉下來,由柄本明來詮釋一個住在金碧輝煌的豪宅中,有了錢之後要有權,決定把女兒的死訊冷處理避免影響他參選議員的黑心老頭。有了一個明明確確的反派,就一定要有一個熱血沸騰的英雄人物─這是古典戲劇的基本模式。不過日劇《漫長的告別》很特別(這點跟書很像,書裡的馬羅不是古典英雄),對抗黑心老頭的不是男主角偵探淺野忠信,而是原本在書中只有兩三個段落的一名小報記者森田(瀧藤賢一)(就是《半澤直樹》裡差點瘋掉的豬小弟),為什麼瀧藤賢一會一直無條件的幫助淺野忠信,為他腳不著地的四處做調查?一直到第五集影片接近結局的地方觀眾才明白,原來瀧藤賢一的父親在年輕時被黑心老頭給害死了。劇情演到這裡,接下來又是一個驚奇:當瀧藤賢一要把他的悲情故事告訴淺野忠信的時候,淺野忠信卻不願聽下去,因為增澤(淺野忠信)不是為了當正義使者才去調查事情的真相,他只是想了點辦法來證明綾野剛的清白,這裡非常呼應《漫長的告別》的原著,也讓增澤與馬羅的身影有所交疊,他不只對所謂的反派展現他的冷酷,對所謂的好人甚至他自己,他都不假以辭色。

102979

當然要說到影集跟原著最大的不同(怎麼現在才要說到重點的感覺),應該就是主角本人吧?錢德勒筆下的馬羅是個冷硬派的鐵漢,他很少開槍卻常挨拳頭,他不辦離婚案件,隨時都可以退錢給不滿意的客戶,或許也很少笑。但日劇中的增澤,可以替嘮叨的黃臉婆太太到旅館抓姦,可以用嘻皮笑臉的方式回敬他討厭的人,熱衷於煮咖啡,以及沒有常挨打…或許有人會說,形象差這麼多,讀者可以接受嗎?似不象的回答是:除非你是馬羅的死忠粉絲,否則看了日劇,你會更愛淺野忠信。淺野忠信用他的方式來詮釋一個明明多情到氾濫卻又假裝冷酷的男子,在動盪的大時代裡,他是一個沒有資格往上爬卻也不會向下沉淪的小偵探,我想也許可以說,淺野忠信把馬羅的另外一面:情感的、善良的、自我解嘲的那一面呈現得更外顯,這也是日劇版獨樹一格的最大原因。

a0192209_23290782.png

日劇版最神的地方是編劇將"反右"的意識形態隱藏得很巧妙。綾野剛與小雪原本是一對璧人,年少的他們在蘭花的簇擁下,多麼美多麼純真,但階級差距阻隔了他們,小姐與長工是不可能有結果的。如果說分身的差異是老天爺開的一個小玩笑,接下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就是命運惡劣的捉弄了。戰爭,讓綾野剛臉上多了一條疤也跛了一雙腿;讓小雪從雲端跌落谷底出賣靈肉,最後嫁給根本就不愛的小說家丈夫。

當他們在綾野剛婚禮上重逢,只能說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其實,如果他們願意,何不上演破鏡重圓的戲碼?但為何他們沒有?是誰先變了?在書籍中小雪的角色對偵探說「為什麼?喔~你不會懂的!我們擁有的一切已經失去了,永遠不可能復原了...」

似不象認為,他們變的不是心,是人,他們已經厭倦了與環境抗爭,一個巴上金龜婿、一個攀上富家女...。雖然綾野剛一度的想當正常人,離婚後跑去印刷工廠上班,但他終究不屬於"正常人"這一邊,正常人沒有被敵軍俘虜,正常人臉上沒有疤、正常人雙腳可以自由走動...,所以他又回頭找刁蠻千金,為了一個舒適的環境,他可以任由她踐踏。

這是戰爭,改變了一對戀人的命運。

漫長的告別-10.jpg

接著是資本家。

兇殺案發生的時候,綾野剛有很多選擇。他可以選擇把小雪抓起來去報警、他可以選擇用頂罪來悼念他跟小雪逝去的愛情、他也可以選擇一走了之,但最後他聽從岳父的安排,偷渡到台灣,繼續為岳父見不得人的事業操盤!

仔細想想,這是一樁非常噁心的交易。柄本明明知誰是殺她女兒的兇手,但為了自己,不僅選擇淡化處理,甚至放過殺人兇手用來交換女婿的忠誠...綾野剛那卑微的不足道的夢想、當一個普通人的夢想,終於毀在岳父那隻大黑手上。

日本戰後欣欣向榮的大好前程,背後隱藏多少深刻的複雜之處?

另外,雖然影集版的結局跟小說版是一樣的,但情感的流動卻是完全不同方向。在小說中,可以明顯的看出偵探馬羅對朋友泰瑞的告別的不捨:「…我還是繼續聽,聽什麼?莫非是希望他突然止步,轉身回來,說服我改變心中的感受…」而影集版的則是反過來,是朋友綾野剛對淺野忠信的不捨,在寺廟中他流著眼淚不敢回頭的模樣,讓我回想從橫濱要偷渡往台灣時,他對淺野忠信說「只要你開口我一定去自首然後來到你的身邊」,看戲的時候我一直以為這句話是向他心中的情人小雪喊話,一直看到最後我才明白,這句話他確實是看著淺野忠信說出來的。那痛苦的感受,一如書中那句經典名言「道別等於死去一點點」(Partir c'est mourir un peu),讓人心碎。

漫長的告別-8.jpg  
(這劇照美得好犯規)

當然,除了完美的劇本,其他的製作環節NHK是不可能馬虎的。就算你不是淺野忠信的粉絲,也不是錢德勒的讀者,日劇的《漫長的告別》一樣不容錯過。這部戲不管是在場景在燈光在陳設在道具在攝影,每一項都幾乎都可以打滿分。我不是日本人,我不知道1950到1960年代的東京是什麼模樣,當時的人是什麼打扮,但我相信,這是一部會連日本人看到那些紅磚屋、六格窗、黑頭車…都會咋舌的電視劇。

goodbye-4.jpg

goodbye-1.jpg

 goodbye-2.jpg    

goodbye-3.jpg

(應該是在做key板,後製要用動畫修上建築物或人吧)

 爆米花時間:錢德勒的女人緣很好,在他喪妻之後,據說有很多女子想要陪在他身邊,包括以為他是個受壓抑同性戀者的索妮婭•奧威爾(Sonia Orwell,《動物農莊》的作者喬治•奧威爾的遺孀)。另外,也是推理小說家的茱蒂絲‧費理曼(Judith Freeman)發揮偵探巧技解祕錢德勒,她一口咬定:「錢德勒小說散發的同志氣味,比廉價刮鬍水還濃烈。」(資料來源)

其實似不象在看《大眠》的時候,就很想給馬羅或錢德勒蓋章,他對偶遇的男子阿紅的描寫根本就是一種愛情阿!「他有一對你從來沒見過,只在文章裡讀過的眼睛。紫羅蘭色的眼睛。像女孩子,可愛的女孩子的眼睛…」 不過阿紅的戲分太少,所以證據不足。但在《漫長的告別》中,馬羅對泰瑞(或說淺野忠信對綾野剛)才是真正的一見鍾情,你看,這不,就直接把人帶回家啊!XD(蓋章無誤)

漫長的告別-12.jpg  

可樂時間:飾演嬌蠻太太的太田莉菜是我家龍平的太太喔~第一次看到會動的她(之前都只有看過網路圖片)。另外,劇中另一個配角田口智朗則是在電影《御法度》中侵犯我家龍平的討厭傢伙!哼!(我好幼稚)

漫長的告別-14  

甜甜圈時間:好好奇一集的製作費到底是多少?有沒有一千萬台幣啊.....這麼美這麼精緻的服裝燈光道具場景,真的是一部很享受的電視劇
漫長的告別-11.jpg  

arrow
arrow

    冰麒麟似不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