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個沉默寡言的男人、一個平凡不起眼的少女、一個和藹卻又神祕的老婆婆,這三個人在小小的銅鑼燒店相遇,為彼此的生命泛起幾不可見小小漣漪…

(下文劇透)

永瀨正敏 戀戀銅鑼燒.2.jpg

光有外皮是不夠的,內餡才是銅鑼燒的靈魂所在

總是不發一語的銅鑼燒店店長千太郎把自己鎖在那四四方方的小店面,日覆一日煎著那銷路不太好的銅鑼燒;千太郎會把煎壞的餅皮給國中女孩若菜,若菜回到四四方方的公寓中,一個人從冷凍庫把餅皮拿出來吃。千太郎與若菜都用沉默阻隔外界的情感,直到一個怪怪的老婆婆走進他們的視線。

這位自稱名為德江的老婆婆,臉皮挺厚的想要應徵銅鑼燒店職員的工作,不在乎自己髮茫茫齒牙動搖的年紀以及變形的雙手。

一開始千太郎當然拒絕這個荒謬的應徵者,直到吃到了德江奶奶的紅豆餡驚為天人,才決定讓德江奶奶來幫忙準備紅豆餡。奶奶說,千太郎的銅鑼燒餅皮還差強人意,但餡料卻完全不行。當她看到千太郎原來是用現成的批發桶裝原料當內餡的時候,非常的驚訝,因為內餡才是關鍵所在。

一如千太郎或者若菜,他們的外表跟一般人無異,甚至酷酷的千太郎還有小小的女高中生粉絲團,但是他們沒有用心熬出來的內餡,他們沒有靈魂。

我也曾有過這樣的絕望,當我放棄走出竹籬笆外的那一刻

在德江奶奶的幫忙下,千太郎的銅鑼燒店竟然成了排隊名店,就連千太郎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但有一天,客人突然不來了,原來奶奶曾是痲瘋病患者的事情已經在小鎮傳開來。為了店的聲譽,奶奶辭職了。千太郎與若菜相約來到奶奶居住的痲瘋病患療養院探視奶奶。

以前痲瘋病被認為是骯髒、會傳染而且無藥可治的疾病,所以得到痲瘋病的人,全部被強制隔離到療養院所,說穿了就是要他們去那裡等死,不要破壞正常人的生活,德江奶奶也是這樣。她在17、8歲的時候被哥哥帶來這家療養院,燒掉了臨行前母親織給她的白色新衣,從此天涯一方。(註1)

為什麼奶奶會走出療養院,來到千太郎的店幫忙。奶奶說,因為她看到了千太郎傷心絕望眼神跟當年她放棄走出竹籬笆外的時候一樣(早年痲瘋病患除非群體行動,否則不能自己擅自離院)。(註2)

而千太郎的絕望呢?原來千太郎曾經犯下重傷害罪,不僅蹲過苦勞,還為了賠償被自己打到重殘的受害者,借了一大筆錢,為了還債才在債主的銅鑼燒店工作。他對過去是如此的悔恨,對現在是如此的絕望。奶奶就是看到他這樣的眼神,才想要接近他,來這裡工作。

樹木希林 戀戀銅鑼燒..jpg  

我們是為了觀察這個世界、傾聽這個世界而生

被眾人歧視的眼光逼回到院內不久,德江奶奶就因病過世了。她留下一捲錄音帶,告訴千太郎以及若菜,她熬煮紅豆的時候,想像那一顆顆小小的豆子從種植、生長、採收….被多少陽光俯照過、吹過多少微風、喝過多少溪水…所以即便曾經被隔離、被歧視、被遺棄,德江奶奶依然不願意放棄曾有的夢想:走出院外製作甜點。德江奶奶說「我們是為了觀看這個世界、為了傾聽這個世界而生。當我們感受到世界時,世界就誕生了……每一個人一定都有他誕生到這個世界上的意義。」

最後,若菜走出那個沒有溫暖的家,當起了高中生,而千太郎離開債主太太一再仗勢欺人的銅鑼燒店,自己擺攤。

千太郎與德江奶奶相遇是在櫻花盛開的時候,經歷酷暑與寒冬,時光又來到賞櫻的季節。千太郎擺著小小的銅鑼燒攤,很有自信的對樹下一群群賞櫻的人們大喊「好吃的銅鑼燒,快點來買喔~」

永瀨正敏 戀戀銅鑼燒..jpg  

 (下文心得)

雖然《戀戀銅鑼燒》劇情與多數的勵志或心靈成長電影無太大的差異,但在導演河瀨直美的詮釋下,卻成了一部不凡的電影(難怪可以成為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的開幕片)

春天,滿街飄落的櫻花,甚至飄進了銅鑼燒裡,接著夏天、秋天、冬天,街道與路樹也有所不同,導演沒有刻意提醒我們,但他捕捉到了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法輕易查覺的四季變化。德江奶奶熬煮紅豆餡的過程固然樸直誠摯,但如若沒有奶奶想像紅豆乘著風越過河水穿過陽光再成為盤中飧獻禮的旅程畫面,則那對紅豆餡恭敬的姿態,就會變成"一步一腳印"般的勵志故事。一開始奶奶常常對著那好幾層樓高的蔥鬱樹枝打招呼,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在療養院死去的人是不能有墓碑的,所以其他患者會為死者種下一棵樹,因而在奶奶的眼中,樹都是她朋友的化身。

樹木希林 戀戀銅鑼燒.2  

或許你不相信,上述我說的許多劇情根本都沒有確實的"演"出來,但這不影響觀眾感受這三個人物的真實性。真的有一個不快樂的銅鑼燒店長、一個不快樂的國中生以及一個奇怪的老奶奶。原來,在拍攝期之前,河瀨直美導演就開始運用各種方式讓演員進入他們的角色。例如雖然電影沒有演到千太郎坐牢,導演卻真的把永瀨叫進一座牢房關起來,讓永瀨一個人蹲在裡面,更安排了工作人員身穿獄卒的制服在那邊走來走去,以及無預警的告訴正在"坐牢"的永瀨說「有面會」。又或者在拍攝現場,永瀨不叫做永瀨,而是叫做千太郎,即便沒有在拍攝,大家還是會叫他千太郎。我相信導演以及演員已經為他們的角色做了萬全的背景準備,所以即便沒有演,我們還是可以完整的看到一個角色背後的故事。這背後的故事是年紀輕輕就染上痲瘋病被歧視一輩子的德江奶奶、差點背上人命的千太郎以及在成長於單親家庭但母親不可靠的若菜。

永瀨正敏 樹木希林 戀戀銅鑼燒.1.jpg  

河瀨直美是在奈良鄉下長大的,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已經離異,因為祖父母也離婚了,所以她是被祖母的妹妹、妹夫收養長大的。這位拍紀錄片起家的傳奇導演,據說(因為我沒看過)早期她的紀錄片都緊扣住她被父母遺棄的童年記憶,而劇情片則是探討自然環境的變化以及人物家庭關係(應該吧?因為我也只有看過《沙羅雙樹》以及《七夜侍》)。《戀戀銅鑼燒》當然也有這樣的觀點在裡面,德江婆婆憶起帶她來療養院的哥哥以及織新衣給她的媽媽;千太郎後悔不肯好好聽媽媽的話,最後因為坐牢連媽媽的最後一面都沒看到;若菜的媽媽則是只會叫她不要去念高中以及跟個少女一樣蹲在陽台講電話…但德江婆婆有她的樹朋友、千太郎有他的銅鑼燒,若菜也有她的金絲雀,雖然最後德江婆婆也變成了一棵樹、千太郎離開了安穩的銅鑼燒店、金絲雀也被放生了,但他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不只是"活下去"這麼簡單,要有尊嚴的活、有靈魂的活,我個人認為這是《戀戀銅鑼燒》最好看的的部分。

戀戀銅鑼燒..jpg  

註1:當時任為痲瘋病是高度傳染的疾病,所以一但確認罹患該疾病,患者所有的東西都要被燒掉。日後如有與外界流通的物品,也一律要清潔消毒,所以有些療養院有自己的交易貨幣,那是因為當時相信如果流通痲瘋病人曾持有的金錢,會造成疾病傳染。

註2:即便是集體行動,只要是病人經過的地方都要消毒清潔,甚至必須要佩戴搖鈴以提醒一般人避開。

 

arrow
arrow

    冰麒麟似不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