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日本電影一向是又敬又畏。
一開始是因著侯導(感覺他已經是台灣電影的神主牌了)的介紹還有電影史的評論,而以膜拜的心情去觀賞日本影壇大師如小津、黑澤明的作品,後來再透過一些影展認識一點點點點溝口健二、市川崑、成瀨巳喜男、今村昌平,不過...這些大作...說實話本人都停留在看熱鬧的茫然狀態,畢竟好多作品都好沈重,不適合我這個庸俗的人。現在回想起小津的作品,我真的只能想起漂亮的女兒跪坐在褟褟米上,睜著無辜的大眼睛對爸爸撒嬌什麼的...。
我覺得旅行是有幫助的,因為它不但讓你有機會用另一個角度看世界,也讓你警覺你以前用什麼角度看世界。10年前到日本出差的3周,對我往後觀賞日本電影或時事有許多影響,所以日本影壇中生代(可以這樣說嗎?)的作品如《東京奏鳴曲》(TOKYO SONATA) 或是《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Nobody Knows)因為貼近當代日本更多一點,感覺起來不是那麼遙遠,所以自然也讓我喜歡也多一點。
不過到了這幾年,對日本電影又開始有點敬而遠之。不僅僅是因為沈重,而是對我來說這沈重的有點虛假,但搞笑的部份我又抓不到梗(也許是我對日本當代社會又開始陌生了...難道又到需要去那裡旅行很多天的時候?哈!),當走出戲院那種茫然感又逐漸浮現出來的時候,我對於去戲院看日本電影開始會有點卻步。
前一陣子看了兩部日本片..(不是說不看嗎?撥瀏海...),兩部都是改編自暢銷小說,分別是《告白》以及《惡人》。
因為我沒看過《告白》的原著,所以無法針對「改編」或原著這個部分做什麼心得報告,不過電影是還不錯。《惡人》原著我本身很喜歡,也覺得電影"改編"得很好,該著墨的都有加強到,算是很成功的改編電影。
這兩天,因著「校園霸凌事件」的新聞熱,《告白》的電影片段不斷在電視上重複播放。我想,說不定台灣片商現在正在扼腕---早知道就12月在上首輪---。
其實,如果針對電影來看,《告白》並不是單純講述校園霸凌,光是被害者(松隆子)的個人層面(單親母親+老師+過往不順利的婚姻)就佔了一大部分的篇幅,剩下的才是學生個人行為與校園團體氣氛的描述。而《告白》最有趣的地方之一也是在於松隆子飾演的老師跳脫以往「金八先生」或是「鬼塚英吉」這種熱血教師,變成一個利用教職之便,實行復仇計畫的恐怖女人。電影也針對好像過去10年全日本的老師都必須變成金八或鬼塚這個現象做了一番惡搞諷刺。
中學生殺人?!殺小孩、殺全家...都可以無罪?!因著日本少年法的保護(十四歲以下少年無須負擔刑事責任),所以女兒在學校被學生殺害之後,竟然不能將凶手繩之以法,被害人母親也是導師的松隆子開始計畫報復步驟,包含在兇手學生的盒裝牛奶裡注射愛滋病患者的血液、放任兇手學生被班上同學霸凌、找出被害學生的家庭心結給予致命的打擊。而電影對於兇手A、兇手B 的描述,則毫不(出我)意料外的是歸屬於「家庭問題」:兇手A出身單親家庭,他的化工博士母親決絕的離去身影,以及與繼母、繼妹不慎融洽的相處,是他扭曲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兇手B的媽媽是俗稱的「怪獸家長」,聽到自己兒子殺人之後,竟然還覺得自己的孩子「真可憐」... 。
一開始觀眾一定會覺得A比B兇殘,因為B是受到A的影響而一起參與殺人計畫,但電影演到最後的真相是:B明明知道小女孩沒有被電死只是昏迷,卻還將小女孩丟下游泳池。而A又何止是兇殘,他喝下含有愛滋病患血液牛奶的反應竟是開心的笑了出來...我想電影演到這邊,大部分的觀眾一定跟我一樣,已經不知道該用什麼態度去看待這群"孩子",也不確定所謂的「少年法」是否應該存在。
「少年法」存在的目的是因為法律認定14歲以下的年輕人不是一個完整的人,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社會與國家有責任給予輔導和教育,而非實施成人式的懲罰。對松隆子老師來說,所謂的「少年法」只是讓這些兇殘少年得以逍遙法外的保護傘而已。
我相信大多數的人一定也贊成松隆子老師的看法,尤其近幾年來透過新聞或網路,我們看到一向以良好治安為傲的日本,其實每隔幾年就會發生中學生犯下重罪的社會新聞,這也許可以說明現在的日本少年在戰後經濟起飛的當代社會,富足家庭的寵愛之下,已經沒有社會規範的概念。又或者說他們認為在14歲 、18歲甚至22歲大學畢業之前,都可以肆無忌憚的做自己,因為一但步入社會,就什麼都不能做了。這樣的社會現實也許是促成少年犯罪的重症化的主要原因。
所以少年保護法應該廢除嗎?
我試著回想電影的開場,學生們正快樂的喝著盒裝牛奶(說真的,我覺得用盒裝牛奶來表示青春真的是一個太棒的概念),松隆子在台上講話,並沒有讓學生安靜,教室裡(就跟我們看過無數的校園電影一樣)吵成一團(讓我想起港片《開心鬼》系列裡的康新貴老師)。可見得已經擔任導師一年時間的松隆子是一名失敗(或者說不成功)的導師,她不僅無法讓學生安靜下來,也不知道兇手A欠缺母愛的家庭背景,或者兇手B的怪獸母親。
我的意思是說,松隆子等到要實施復仇記畫了,才把兇手A的家庭背景--媽媽是誰、爸爸是誰、媽媽在哪裡任職、A在哪個網站出沒--調查得一清二楚,這會不會太搞笑了一點?過往身為班級導師的她,關心過哪些學生,注意過哪些孩子。
在日本生活的朋友跟我說過,日本人在看刑事案件的時候,常常會同情加害人,甚至進而責備受害者或受害者家屬。我不知道《告白》要訴求的是不是反對「少年法」以及這種「集體輿論」的存在,或者電影有更深的層次,然而,當兇手A在學校受到簡訊、肢體、心靈霸凌的同時,那些霸凌別人的人,會不會變成下一個兇手C、兇手D呢?
村上春樹的一篇短篇小說「沉默」便是寫校園霸凌的故事,男主角得罪了班上的意見領袖青木,在此同時另外一被長期被(暴力)霸凌的同學松本自殺了,練過拳擊的男主角馬上被校園流言塑造成加害者,而另一起校園(排擠)霸凌事件就這麼啟動了。這邊故事的結論是『我害怕的不是青木這種人...(略)...總之逃開就是了。...(略)...我真正覺得恐怖的,是對青木這種人毫無批判的接納,毫無保留的相信...(略)...卻被別人順口說的話,容易接受的意見所鼓舞而採取集團行動的傢伙。』
每個人聽到「霸凌」這兩個字,多少都會浮起一點氣憤的正義之姿,例如片中無辜的班長被肢體暴力,被強迫跟兇手A接吻,被用手機拍下這一幕,照片被同學以簡訊的方式胡亂發送...但如果被霸凌的就是這麼沒有人性的殺人兇手呢?或者我們最後知道班長就是曾經用毒藥殺死全家的少年(女)犯,我們還會去譴責那幾位霸凌的「加害者」嗎? 如果這個班級出現兇手D、兇手C,那麼松隆子導師是不是孕育他們的那隻手?一條生命的失去,並不能讓她們更珍惜生命,只是以此為藉口去折磨生命而已。
前面說過,影片中對於兇手A、兇手B的殺人動機或家庭背景,大概是在我的意料之中,是因為我認為,最近這幾年,整個社會好像已經習慣斷定「XX情結」,不管是加害者或是被害者,似乎這種個人的心理病變或是家庭背景,會是整個犯罪(不正常)現象的合理解釋(例如那個故意檔救護車的橘色休旅車駕駛,不是聲稱自己有躁鬱症),至於學校教育的漏洞、社會價值的沉淪、家庭結構的改變則不為人所探討。
松隆子走在路上大笑之後又大哭,是為什麼?是哭泣即使如此也換不回女兒的性命?還是哭泣得愛滋病的前夫一直到最後一刻還是熱血教師?
好!我承認我是一個假文青,所以我會傾向需要探討加害人背後的犯罪動機。再給予雙方假惺惺的同情。
不過《惡人》所探討的並不是犯罪動機,而是「惡」到底是什麼?
文章的一開始說過,我覺得《惡人》電影改編得算滿成功的。起碼我覺得外婆的那一段保留得很好,甚至電影裡的外婆比小說中的外婆更鮮明(被稱做美人秘書時那種不好意思的表情真的很棒!)
我想如果不是礙於時間,而可以讓死者石橋佳乃的篇幅更多一點的話,電影會更好看。
因為被害者石橋佳乃與加害者清水祐一幾乎是完全相反的人。佳乃對父母不甚孝順,貪圖享樂,慣於說謊、愛慕虛榮;由祖父母養大的祐一,對於外婆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沉默寡言,不追求物質享受,跟時下的年輕人完全不一樣。
但這不能構成佳乃該死或是清水無罪的理由。
佳乃雖然對父親的態度不好,但她依然是父親唯一疼愛的女兒;她雖然用身體去交換金錢,但大雨下素顏的她的靈魂,看起來卻是那麼純樸;祐一明明知道應該去投案,卻禁不住光代的要求(或者說貪圖汲取愛情的溫暖)而展開逃亡行動。他不壞嗎?他不惡嗎?然後明明知道祐一是兇手的光代,明明知道祐一必須去投案的光代,竟然要求祐一帶著她逃跑,光代不惡嗎?
如果光代不惡,為什麼故事結尾祐一要想辦法設計將她也變成被害人之一?
說到光代,我想插播一下:電影雖然將佳乃的部分刪減,但光代的部分拍得很好,也算是另外一種成功吧!怎麼說呢?深津繪里把光代的寂寞、性壓抑、自卑與對愛情的渴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好像她講出所有中年、單身、每天都跪在男性腳邊做西裝量身服務,卻找不到人來愛的女西裝銷售員的心情。所以雖然一樣在網路上出沒,佳乃尋找的是金錢、祐一尋找的是肉體,尋找愛情的光代,更能代表當代社會中的人們寂寞的身影。
但「寂寞」與「為惡」之間的關連是什麼?
5世紀神學家奧古斯丁定義「惡」為善的喪失,按照這樣的標準,電影《惡人》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是「惡人」,但導演或作者吉田修一要傳達給觀眾的真的是一個這麼簡單的結論嗎?
看小說的時候,我常常想到一句話「有些人生下來就家庭和樂、心地善良,有些人卻不管怎麼努力,都只能往惡的一方偏去。」
我知道話說到這邊,有人會說「結果你還是在同情加害人嘛!」
但我想問所有看過電影跟小說的人,比起殺人犯,你應該更想痛扁那個富家公子吧?!
明明就世間的標準殺一個人是最最最嚴重的惡行呀!我再試著回想故事情節,佳乃的爸爸最後不是去警察局找祐一(一如許多電視新聞播出家屬追打兇手的畫面),而是身藏扳手想找富家公子算帳,好像比起殺死佳乃,深夜把佳乃丟在山上,還毫不留情嘲笑他的男配角更加罪無可赦。
但社會大眾與媒體可以了解這些嗎?可以了解死者爸爸的心情,會去體諒兇手外婆的無辜嗎?結果大家想知道的不過是二流的八卦故事罷了。
每天都有詐騙集團在社區橫行(台灣則是出沒在廟口附近),政府與媒體又有注意過嗎?結果大家想要的,只是一個可以被集體輿論攻擊的對象而已,不只是加害人,甚至受害者也被拿出來批判(為什麼沉溺於網路交友)。
說真的,每次看到這種劇情,都會覺得自己恨透了這個世界。因為我們只是(積極的)冀望有人犯下大惡,而去彰顯自己的善!
所以惡的相反是善嗎?我不覺得!
在這裡我們不講現實面,也就是說如果我的親人被殺了,對我來說兇手就是惡人,這是毫無疑問的,但電影與小說不是現實,他們只是在某種程度上反映現實,,也許現實中就是有這麼複雜的議題需要去反思,在尚未遇到現實面之前,不可能完全是善的每一個人,應該想想你我身上的「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