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似不象我是一個哭點很低的人,所以基本上不是很喜歡那種溫情的電影,因為那不小心的潸然淚下,會讓我覺得自己很濫情。今年在金馬影展看到的電影《無人出席的告別式》(Still Life│2013)當中沒有人生病、沒有人喪志、沒有人失怙、沒有人被迫害,但似不象我到最後還是忍不住鼻酸哽咽。

最近一次經歷親人的喪禮是大約在20年前,外婆因車禍過世。當時我還是學生,加上親屬眾多,實際上根本幫不上什麼忙,反正時間到了大人就會過來叫你去跪拜,沒事的時候就幫忙摺蓮花或是在舅舅家的客廳看電視,只記得有不斷Loop的誦經儀式或者舅舅阿姨為了某個喪禮小細節而有點小齟齬,我甚至還記得外婆的遺體是先安置在客廳幾張接在一起的板凳上,接著才移到棺木中,然後擺在帳篷的後頭。

而今,隨著人際關係的變化、社會狀況的遷移,依照古禮作七個七的喪禮已經不多見,大陣仗的出殯隊伍更是稀罕,更不用說七O年代那種還請歌舞團來跳脫衣舞給死人看得景況。儀式簡化對活著人來說當然是比較輕鬆方便的選擇,而死者如果地下有知呢‭?‬‭ ‬他們如果可以選,會為自己選擇什麼樣子的喪禮‭?‬

《無人出席的告別式》男主角約翰就是個專門幫那些孤單死去的亡者辦理喪禮的‭(‬約聘‭)‬公務人員。每當有死亡通報,他在確認死者身分之後,要開始連絡可能的親屬或家人,詢問對方參加喪禮的可能性。他認真的幫死者檔案歸檔,‭ ‬也總是不厭其煩一一打電話去詢問他找得到的對象能否出席告別式,然而不出所料的,總是沒有一個人願意出席,即便是死者的親生兒子也是一樣。不過約翰並不會因此就潦草舉辦喪禮,他盡可能找出死者生前的任何一點線索:寵物、衣物、照片、收藏,再根據這些線索去憑空想像死者生前是一個多麼美好的人物,然後依照這些想像去撰寫一篇文情並茂的祭文,儘管整場喪禮只有他與神父兩個人,他還是恭恭敬敬的聽神父把祭文念完,並跟著靈車來到他為死者挑選的墓地,一直到死者入土為安。

世上孤單老人何其多,不得善終的人又何其多,約翰如此的盡心盡力,是否是想為逝者保留一點人世間的溫情‭?‬但奇怪的是,約翰本人的生活卻是如此空虛寂寞冷。固定時間上下班、走固定的路線回家、吃固定菜式的晚餐,沒有人打電話給他,他也不會打電話給任何人。約翰當然也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有點問題,尤其是當接到的個案就住在跟他僅有一街之隔的對面大廈,更讓他心生不安,然而打破這個生活模式的竟然是意料外的失業危機,約翰被上司通知因為政府財源緊縮,所以兩個城市合併之後,只需要一名喪禮服務員,做完最後一個案子就不用再來了。這時,約翰才開始步出常軌,他往上司的小轎車輪胎撒尿、他開發新的回家路線、他蠢蠢欲動的春心正在醞釀某種愛情的開端。

看到這裡我無法再以”他者”的目光來看待約翰,也許某種生活方式有點不同,但下班躲在房間打電腦、滑手機,透過表情符號跟螢幕那端的朋友交流,即便跟家人同住也只有不耐煩的日常應對,當我們老了、當我們的父母或兄弟姊妹都不在時,誰會出席我們的喪禮‭?‬說實話,似不象我沒有把握有誰願意出席我的告別式。當我們兢兢業業的守著工作崗位,賣時間賣命完成每一天的工作,似不象我也沒有把握老闆是不是明天就會叫你下個月不用來了。約翰不就是我‭?‬我不就是約翰嗎‭?‬‭(‬指鼻子‭)‬

但我沒有約翰的毅力與包容,最後一個案子,他決定不惜成本的去找死者可能的家人或朋友,每個人都跟他侃侃而談死者生前糟糕的狀況,但每個人最後也都拒絕了他,人世間有多少事情都是只能問付出不能問收穫的呢‭?‬唯一慶幸的是,他的沈穩與老實,似乎打動了一個女子的芳心,依照好萊塢勵志片的邏輯,這個老實男子最終透過自己的努力迎來遲到的春天與死者的女兒攜手邁向幸福的未來。但抱歉,這是金馬影展的電影‭(‬SO‭?)‬,在赴約的途中,約翰遇上一場死亡車禍。感傷的是,那些生前與他見過最後一面的人,其實都被他說服去參加個案的告別式,同一天出殯的約翰,卻只有神父出席他的喪禮,他們甚至不知道剛剛擦肩而過的靈車,上面載著約翰的屍體。怨懟世界不公平嗎‭?‬怒吼好人沒好報嗎‭?‬

電影的結局卻比好萊塢的劇情溫暖多了。許許多多曾被約翰尊以待之的那些幽魂,一一的出現在約翰的墳墓之前為他祈福。我們活著,不是為了給活人作面子,也不是給死人添哀榮,為自己的信念而活,即便生者孤單,生又何哀‭;‬即便亡者消逝,死又何苦。

arrow
arrow

    冰麒麟似不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