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著迷王文興老師的小說《家變》的時候在一篇訪談得知,曾經有若干電影導演跟老師接觸過,希望能將《家變》改編成電影。根據老師的回憶,第一位找到他的是一位名叫「唐書璇」的導演。

唐書璇?好眼熟的名字,上網一查立刻拍大腿!這就是電影《董夫人》的導演啊!!之前有個電影狂朋友發誓要看完世界千大電影,所以就沒日沒夜的上網下載中外電影百大佳片這類的…根據他的匯報,在這茫茫網海中,最難找的其中兩部華語電影分別是《董夫人》以及《海灘的一天》(國語發音版本),後來在他孜孜不倦焚膏繼晷的努力下,終於找到《董夫人》的美國版影片檔,並在他出國念電影前把找到的所有影片COPY一份給我,其中當然也包括了這部《董夫人》。

董夫人 1969(4).jpg

說實話,一開始他跟我叨叨唸唸什麼「董夫人」「董夫人」時,我以為那大概是40、50年代的黑白電影(腦海中浮現周璇的《馬路天使》)所以並沒有特別在意。但既然在新偶像王文興老師(尖叫~)口中聽到導演的名字,就決定回去翻一下硬碟。事隔多時,昨天晚上首次在電腦播放了這部之前聽都沒聽過的電影,深深震撼了,接著又在Youtube上看了導演的第二部電影《再見中國》,隨即再次陷入偶像崇拜,對導演唐書璇有無止盡的好奇與愛慕。
唐書璇,祖籍雲南,她1941年出生於香港,16歲時隨父母移居台灣,3年後負笈美國,學成自南加大(UCLA)電影系,是該系該年唯一的一位女畢業生。畢業後,她先是在加州的廣告公司工作一段時間,後來返港投身電影製作工作。1969年到1979這10年間,總共執導了4部電影,分別是:《董夫人》(1969)、《再見中國》(1974)、《十三不搭》(1975) 及《暴發戶》(1979)。雖然只有4部,但她的作品對香港電影新浪潮運動有很大的影響。此外,唐書璇還創辦了電影雜誌《大特寫》,根據網路資料,《大特寫》即為影響香港影壇甚鉅的文刊《電影雙周刊》之前身。

1969年出品的黑白有聲電影《董夫人》,做為唐書璇導演的處女作,毫無疑問的《董夫人》是一部擲地有聲的驚人作品,本片在1971年金馬獎奪得「最佳女主角」(盧燕)、「最佳攝影獎」(和熙)和「最佳美術設計獎」(包天鳴),而導演本人更獲得特別為她設立是空前也是絕後的「最富創意特別獎」。

董夫人 1969(2).jpg

《董夫人》改編自林語堂著作《中國傳奇小說》中「貞節坊」一章,而《中國傳奇小說》(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其實又是改編多篇自中國自古著名的短篇小說,例如「唐代傳奇」的「南柯太守傳」或是《太平廣記》中的「白猿傳」。當年林語堂編撰《中國傳奇小說》是為了寫給西方人看的,目標應該是以帶有東方神秘與幽默的小清新題材為主,自然在選文與編寫上會有些限制,是為本書前言『若干為其有遠方遠代之背景與氣氛,雖有異國情調與稀奇特殊之美,但無隔閡費解之處。』

「貞節坊」原始故事是非常殘忍的:一位守節的寡婦在獲頒貞節牌坊之前受到男僕人的引誘失節,最後未獲牌坊,自縊身亡。林語堂改編的故事則多了一點幽默與現代感:一位年輕的寡婦文太太與她同為寡婦的婆婆以及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兒美華幽居蘇州小鎮,家裡還有一名男僕人老張負責一些粗重的工作。一日村內來了一群官兵借住村內民宅,以配合消滅小鎮近處山林土匪的任務,其中一位名為李松的小隊長與美華暗生情愫,經過一番波折,美華與李松結成神仙伴侶。而嫁了女兒後又適逢婆婆仙去的文太太突然發現自己『名震鄉里,又光榮,又淒涼』。春心萌動的文太太百般暗示僕人老張,甚至為了多跟老張互動還殺了雞謊稱是野貓闖入掠食…暗示不成後就大著膽子直接告白,最後在女婿李松的撮合下,文太太與老張也有情人終成眷屬。而文氏宗族原本盼著貞節牌坊帶給他們光榮,但故事的結局是:『文太太一嫁老張,文家的同宗大失所望。文老太爺說:女人的心怎麼樣,誰也不敢說一定啊。』

董夫人 1969(7).jpg

「貞節牌坊」文本的異變在唐書璇版本的《董夫人》中變形成了第三個故事。這部電影的劇情簡介是這樣的『董夫人(盧燕 飾)是村中有名的寡婦,同時亦是醫者和私塾老師,長久以來,董夫人以其高潔的品性譽滿全村,街坊鄰裡都十分敬重這位貞潔堅強的女性。某日,村裡來了官兵,楊尉官(喬宏 飾)是其中的首領,因為村長安排有了失誤,村長只得請求董夫人收留楊尉官,讓他暫時寄宿在家中的學堂教室內。 
隨著時間的推移,董夫人和楊尉官之間漸漸產生了真摯的感情,然而,令兩人沒有想到的是,董夫人的女兒維玲(周萱 飾)竟然也喜歡上了楊尉官,與此同時,村民們替董夫人向皇帝申請了貞節牌坊,在輿論和親情的壓力之下,董夫人將自己對楊尉官的感情深深埋藏在心底。最終,維玲和楊尉官成親了,而董夫人守著她的貞潔牌坊,悲涼異常。

這樣的劇情簡介,可能會使得許多人把影片畫上「吃人的禮教」或「道德與情慾」的掙扎等等的標記,但我個人不認為導演有意安排主角董夫人處於如此被動又悲情的狀態。事實上,關於「社會道德壓力」在這部電影裡並不十分重要或顯著。首先如果故事真的是設定在一個「三從四德、旌表貞潔」的社會,又怎會孤女寡母卻跟一男管家同住,甚 至還出現村長與高德大僧出面拜託(幾乎可以說是強人所難的)這一家三女子收留一名成年的男性軍官這樣的情節呢?況且,代表輿論壓力的村民的戲份非常少,關於「禮教輿論」比較重要的一場戲是:因為村人的閒言言語,董夫人質問女兒維玲是否常跟楊尉官單獨出遊,又說維玲這樣做枉費她過去以來的教導苦心。但我認為這場戲的作用不在於「社會道德壓力」,而是在於董夫人不得不面對女兒與楊尉官交好的事實,以及她掙扎是否要將楊尉官"讓"給女兒,甚至是董夫人想反過來用輿論的壓力(電影並沒有真正演出村民講八卦的戲碼)去對女兒施壓,但當女兒控訴母親為什麼要為別人而活,大聲問『媽媽,你為什麼不改嫁?』時,才讓董夫人(或觀眾)了解到「情慾」並非就是不道德;當媽媽說出:「如果你真的喜歡楊尉官媽會成全你。」,董夫人與觀眾也才真正的面對女性應該都有情慾自主的權利。

董夫人 1969(8).jpg

這麼飽含複雜意義的爭吵戲後,下一場戲旋即是婚禮場景,維玲與楊尉官拜天地、拜高堂,但高堂卻回想起眼前這位準女婿曾送給她詩作;回想起她春蔥般的手指層覆蓋在他骨節分明的大手上;回想起幾次廊下的偶遇;回想起那個賞月的夜晚…
就傳統的故事走向來說,董夫人的故事應該在這裡宣告結束,因為很明顯的這段隱晦的三角戀已經有了結局,但導演沒有就此停筆,甚至可以說故事的後半段的精采程度不亞於前半段母女愛上同一人的戲碼。(我很疑惑為何網路資料都忽略了電影的下半場?)
送走了女兒、女婿,婆婆又因病過世,董夫人守著老宅與學堂日復一日,她的身影看來波瀾不驚,但僕人老張卻看出她在灑掃庭園時孤獨、在織布繡花時落寞…最後老張受不了這樣的悽清,透露出求去的念頭(其實這段我有點不懂,老張是怕自己會對夫人有更多的感情?還是就是純粹不想看著夫人這個孤單的樣子?)

董夫人 1969(3).jpg

我個人非常喜歡最後這兩場戲,覺得最後10幾分鐘才是《董夫人》電影精華所在:夜裡,向來冷靜自持的董夫人鬼使神差的往張大叔居住的小屋走去…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一如林語堂版本的劇情,但多了幾分血腥與驚悚:董夫人向張大叔謊稱有野貓來偷襲雞隻,甚至在情慾難耐的一個晚上半夢半醒動手殺了雞,弄得自己滿身滿手的血。當張大叔突然領悟了什麼向董夫人走去,董夫人卻又發癲般的瘋狂往外跑去,張大叔追在董夫人後面,然後一個靜止畫面…天亮了,下一幕是「貞節牌坊」的揭碑儀式,又光榮又淒涼的董夫人站在牌坊下面,冷淡又高貴的看著眾人的簇擁,隔著長長的鞭炮花火,她與張大叔遠遠互看了一眼,張大叔轉身離去,而董夫人與她『貞烈可風』的牌坊永遠留在這座小鎮上。

美國版的《董夫人》最後有這麼一段字幕「And time moves on - Anguish and torment remain momentous only because we feel the pain」(只要我們還會感到疼痛,痛苦與折磨不會隨著時間稍減)。電影結局的畫面跟開場是一樣的:潑墨般的山景,詩般的晨霧,時間不管過去多久,董夫人所看到的永遠都是這樣的光景;時間不管過去多久,她依然會感到疼痛。

董夫人 1969(5).jpg

前面說過,我不認為這部電影是在講「吃人的禮教」這回事,從句字幕中我覺得可以印證我的觀點:我認為《董夫人》是一部非常現代性的電影,這個現代性不僅僅是在窗裡窗外這充滿寓意的攝影構圖,也不僅僅是在(以當時來說)劃時代的意識流剪接特效,而更在於導演如何透過唯美的技巧去形塑一位女性的孤單,又如何以近乎暴力的方式去表現她的選擇。這樣的心境轉折是不管你處在什麼時代,甚至不管你是什麼性別(性取向)都是需要面對的。讓我們試想楊尉官的角色變成一位女性的外來者,這為外來者邀請董夫人或者維玲到村外去見識天下…即使做這樣顛覆的角色的轉換,基本上《董夫人》這部電影還是成立的,如果董夫人(或維玲)對這位外來女性有性意識,故事甚至會更精采!另外我覺得《董夫人》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女性在這部電影中並非完全處於被動態,不管是董老夫人、董夫人還是維玲,他們在影片中的地位並不亞於男性,甚至導演還給了董夫人兩次自主的機會,但兩次董夫人都違背了自己的意願,成全女兒/村民的幸福。
董夫人會感到疼痛,那種疼痛不會隨著時間減弱,因為那不是外在施加的折磨,是自己加諸在自己身上的折磨。

本來這篇文到上一段已經算結束了,但剛剛發現這篇專訪,又想要畫蛇添足的補充些其他的。如果您不嫌棄,麻煩再繼續看下去…
這篇專訪有一個大段落是在討論董夫人殺雞那一場戲,巧合的是「貞節坊」原始故事、林語堂改編版本以及電影《董夫人》版本,都有殺雞的劇情。夫人為何殺雞、又如何殺雞?似乎成了故事重要的象徵意義(symbolic significance?)

在訪談中我們知道提問者似乎覺得董夫人殺雞是沒有必要的、太過於戲劇化、破壞了電影前段的詩意,但我卻贊同導演的說法:『詩不一定都是靜靜的—-動的、有力的、強烈的,也可以是poetry in another form。你們說「殺雞」一場與場面不調和,但是我卻反而覺得《董夫人》的好處之一就是consistence of style。為什麼不能有動的詩呢?想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想想那「動地來」……

我想澄清一下,「董夫人殺雞」這場戲當然是有它的意義的,但看電影看到這個年紀,所謂的指涉啦、符號學啦這種、或是frozen frame啦、parallel montage啦這些電影理論對我來說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但確實是一個方便書寫的管道),我更在乎的是導演有沒有開發一個新的電影語言或是要把「電影」帶到哪裡去?例如現在上國際享有盛譽的札維耶•多藍(Xavier Dolan),對我來說他雖然年輕,但用的是老方法在拍電影,所以並不會引起我很大的興趣。而在1969年的唐書璇與他的《董夫人》(以及後來的《再見中國》),我個人認為他有意識的在執行pure cinema的表現方法,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董夫人 1969(6).jpg

後記:
1. 看完《董夫人》之後又找到了導演唐書璇的另外一部電影《再見,中國》,一樣非常驚人!有機會想再寫。

2. 關於唐書璇的研究,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資料雖然不多,但都很精華。這些資料有談到最早在海外發光發熱的影后盧燕在本片中精采動人的演出,也有提到唐書璇導演如何在充滿男性偏見以及大片廠規矩的香港影壇,衝出一條自己的道路,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會帶給你很多勇氣喔~

被遺忘的傳說—香港電影先鋒唐書璇/活動介紹
被遺忘的傳說—香港電影先鋒唐書璇/專文
《董夫人》另類前衛女導演唐書璇的代表作
唐書璇專訪(2013年)
唐書璇訪談錄(1972年)

3. 可惜找不到《暴發戶》以及《十三不搭》。香港去年有活動播映過好幾次說~(電影資料館還有研究學會真的很有存在的必要!!!),說真的如果日後有播映,還真想飛去看。

4. 導演超美….

董夫人 1969(9).jpg

5. 本片的攝影有兩位分別是印度電影大師薩雅吉•雷(Satyajit Ray)的御用攝影師Subrata Mitra以及台灣紀錄片攝影大師祁和熙,猜想是本片部分外景在台灣拍攝,當時是不是外國人不方便申請在台灣拍片,所以才有兩位攝影?後來報名金馬則應該就是礙於規定只能報台灣籍的祈和熙,加上事隔多年,所以資料就開始有點斷裂,像在英文版的wiki就沒有祁和熙的名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冰麒麟似不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