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然《追逐繁星的孩子》(星を追う子ども)跟《最後一次初戀》(Restless)寫在同一篇好了。
因為這兩部電影都在探討『死』的存在→ 為什麼文筆差到每一部片子被我寫起來都變得很虛?
 
《追逐繁星的孩子》應該是在日本被譽為(?)宮崎駿(Miyazaki Hayao)接班人的新海誠(Shinkai Makoto)第二部商業長篇電影。
他的首部的電影長編作品《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雲のむこう、約束の場所)在2004年於日本公開上映,並在第59回毎日電影競賽獲得動畫電影獎(毎日映画コンクールアニメーション映画賞),當屆競爭者《霍爾的移動城堡》則是獲得日本映画ファン賞(日本影迷獎?)。
 
如果你喜歡看好萊塢電影,那麼一定不陌生讓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脫胎換骨的《愛的機密》(To Die For)還有讓麥特戴蒙麥特•戴蒙(Matt Damon)以及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一戰成名的《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如果你喜歡稍稍冷門一點的美國電影,那麼你一定也看過《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My Own Private Idaho)、《自由大道》(Milk)。然後如果你對藝術電影稍有涉獵,那一定不會錯過《大象》(Elephant)以及《迷幻公園》(Paranoid Park)。對!這些內容、形式與風格差距非常大的電影之間有一個共同點—導演都是葛斯范桑(Gus Van Sant)。
 
 
《最後一次初戀》是葛斯范桑繼《迷幻公園》與《自由大道》之後所製作的輕鬆小品類電影。不像《自由大道》那麼議題、嚴肅,也不是《迷幻公園》的風格化與深沈,《最後一次初戀》有可愛的小帥哥與小美女,他們正值青春、他們 談‧戀‧愛;《追逐繁星的孩子》也是一樣,有可愛的小帥哥與小美女,他們正值青春、他們談‧戀‧愛。
 
而橫梗在男孩與女孩之間的,不是身高、不是年齡、不是體重,也不是父母反對,是『死亡』!
 
 
等等…在討論年輕人的死亡之前,我想先插個話(買大象突然發現自己很愛插話):我有點小覺得(是要用trouver還是découvrir?):如果要單純講年輕人的故事,導演常常都會下意識的把父母殺掉或者起碼綁架他們(搞失蹤),免得爸媽來從中搗蛋,讓故事失去浪漫到最後會講不下去。
 
所以《最後一次初戀》男主角父母雙亡/女主角是單親家庭(父親過世,而且媽媽不太可靠);《追逐繁星的孩子》女主角也是單親家庭(父親過世,然後媽媽因為工作關係長時間不在家)/男主角則是父母雙亡---啊是有那麼慘就對了?! 
 
 
小朋友無法瞭解為什麼明明是家人,但他(們)卻已經不存在了。《最後一次初戀》的男主角Enoch當年因重傷昏迷而無法參加同場車禍身亡的父母的告別式,痊癒後的他開始穿梭殯儀館各大門廳,不斷闖進別人的告別式中,以彌補當年的遺憾;《追逐繁星的孩子》女主角明日菜則深深被傳說故事「奧菲斯(Orpheus)」所吸引,好奇著你鍾愛的人是不是正在黃泉路上等著你,於是她跟著想找亡妻的男導師前往地底世界。
 
 
一直希望能將死包含在生中Enoch,有一個幻想的朋友--「日本軍魂 博史」,透過跟博史的互動(一起跑給火車追、一起下棋、一起把妹),讓Enoch〝不願〞跟「死」道別信念,才得以一直堅持下去。之後他遇見罹患不治之症的少女Annabel,在甜蜜、苦澀、搞怪、疑猜的戀愛當中,利用各種方式接近死亡:到太平間約會、躺在地上用白粉筆劃上身體的輪廓…Enoch才漸漸瞭解生命沒有「暫停」這回事,只能上帝按下停止紐之前,好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幅畫面(唉~我的文筆真的好差….這句根本就是小學生的文章嘛!)也因隨著Enoch的「慢悟」,博史的身影也漸漸 Fade out。
 
 
《追逐繁星的孩子》明日菜與導師森崎一起前往黃泉之地,森崎跟Enoch一 樣,不願意接受死亡,且他確信妻子正在地底的某處等著他去解救,明日菜一同前往的原因也是「想要再一次,見到那個人」。
 
導演新海誠的繪畫功力不容置疑,《追逐繁星的孩子》不管是在背景、人物、光線、色調,都處理得非常好,那個畫面的美隨時可以脫離劇情而獨立,所以買大象認為說他是宮崎駿的接班人,是有點小看他了(而且他長得很可愛說~大誤~)。
 
《追逐繁星的孩子》想處理的議題以及所使用的形式似乎比《最後一次初戀》要複雜許多,環境的、演化的、戰爭的、破壞的、重生的,可惜每個部份都稍有提到卻也都都沒有完整「透過角色」來陳述導演的觀點。加上很多情節段落都讓我想到宮崎駿(缺席的父母、地底的世界、來自異世界的戀人),而明日菜與心或者瞬之間的戀情,對比森崎病態式的執著,似乎有點小沒力。不過因為導演長得很可愛這是改編自以骨淑子未完成的兒童文學《金字塔的帽子,再見》,所以買大象不認為新海誠導演有要模仿(不管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宮崎駿的意圖。
 
 
只是扣除炫目的繪圖技巧,精彩的打鬥場面,《追逐繁星的孩子》其實一如《最後一次初戀》一樣稍稍平淡了點,可能會讓對新海誠或葛斯范桑充滿高度期待的影迷有點小失望。
 
買大象的文筆不好,所以無法用什麼高深的文字去敘述《追逐繁星的孩子》以及《最後一次初戀》的結局,因為他們是如此的簡單、如此的想當然耳,但兩位導演對於「死亡」 的具體描繪與透過訴說他們對「死亡」的體悟對生命的看法,則依然是獨一無二的觀影經驗。
 
 
卡謬說過一句很駭人的話「我們多多少少都會有期待自己心愛的人死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樣的感覺。說真的,沒有蓋你,買大象我確實不只一次想像過那種情節—有這樣的想像很沒人性嗎?反過來說,心愛的人死去之後,要傷心多久要哭多久才是真正的哀悼呢?---為什麼真的扯到卡謬來了?!---
《挪威的森林》男主角(我)曾說「死不是生的對立,而是生的一部分」,因此,他與直子一直無法擺脫一直停留在18歲的木月的陰影—而他們也為了這個想法付出了不少的代價,《追逐繁星的孩子》以及《最後一次初戀》則以稍嫌甜美的方式去講述一樣的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冰麒麟似不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